【人物名片】朱国泅,男,1986年毕业于原湖北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必一植保系,分配到十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1990年任市方滩乡副乡长,后调任市江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花果街道办事处主任,现任十堰市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十堰市、张湾区两级人大代表。
再见朱国泅,是在今年岁末。那天,隆冬的阳光映照着江城武汉,在远道而来参加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必一首届校友代表大会的100多名校友里,我发现了一个曾经熟悉的面庞,一个10年前的采访对象——朱国泅。
握手寒暄间,我感到了岁月予以他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他依然精神抖擞,依然活力四射;“变”的是他曾经的满头黑发已是花白,犹如霜染。
记忆之窗突然被激活,10年前关于他的记忆鲜活如初,10年后关于他的经历潜入脑海。
从10年前到10年后,从黑发到白发,我依旧捕捉到了关于他的一个关键词:开拓。
1
作为优秀校友,10年前的朱国泅接受了采访。那是在十堰的一个宾馆里,朝气蓬勃的他讲述着他的经历,讲述着他前行路上的苦闷、感悟、进取和开拓……
1986年夏天,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十堰市农技推广中心。中心地处市郊,偏僻不说,生活条件尤其简陋。突然从喧闹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来到这里,他顿感不适,甚至感到了迷惘,他觉得这里缺乏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他很苦闷。
苦闷滋生了牢骚。爱发牢骚的他被单位作为“典型”进行了批评。批评带来的是反思。他永远记得那个反思的夜晚,在那个夜晚,他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他最先想到的是“开拓服务社”,那是他在大学期间组织成立的一个以洗衣、卖牛奶等为主的服务性社团组织。在那里,他品尝到了开拓的艰辛和幸福。他又想起毕业分配时,自己踌躇满志地放弃留在家乡襄樊的机会,毅然选择十堰,不就是想在相对艰苦的地方更好地锻炼和发展自我吗?
可走进十堰半年,自己做了点什么呢?那引以为豪的开拓精神哪里去了呢?
那次长夜反思成了朱国泅生活的转折点。他开始校正航向,脚踏实地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不久,一封信摆在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案头。这是十堰市首位大学生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的来信。市委领导阅信后拍案叫好,立即提笔作了批示,批准他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小川乡去建设香菇基地。
位于赛武当脚下的小川乡,海拔1730米,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山民们全靠在山野里捡菌子换点微薄的油盐钱过活,生活相当贫困。
进了小川,朱国泅又主动选择了全乡条件最为艰苦的锅厂村作为蹲点村。
锅厂村是个200多人的小村,每临冬季,便大雪封路,二三个月根本无法出山。而且村人居住分散,人烟稀少,及其荒凉。
在那里的日子,朱国泅的精神是充实的。虽然一天只吃两顿饭,他还是精神抖擞地奔波于各农户家,传播科技的火种。日子不长,乡民们都已很信任这个能吃苦的小伙子,村子里也很快开发了两个生产基地。夜晚,三五成群的乡民举着火把赶到他住的茅屋听科技讲座,成了锅厂颇具时代特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种渴望经济翻身的愿望在锅厂、在小川兴盛了起来。山民们从他身上,从他组织培育的越长越好的香菇上看到了希望。
看到乡亲们充满希望的笑脸,朱国泅发誓要努力拓宽这条致富之路,不负乡亲们的希望。
有一次,他从陕西调回菌种,车开到距基地四五十里的地方,就无路可行了。此时,已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怎么办?朱国泅没有犹豫,他跳下汽车,背起一袋菌种沿山路向目的地进发。几个小时后,被他喊来的乡民们举着火把,挑起担子组成了一条红色长龙,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望着这个自进锅厂以来已廋了几圈的年轻人的背影,山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半年后,锅厂村的香菇喜获丰收。锅厂村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小川推广开来。很快,其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省市新闻媒体均对此作了报道。他同年也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市农技推广中心先进工作者。
1990年,他又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开拓之路,赴任方滩乡科技副乡长。
方滩乡是十堰市最穷困的山乡之一。这里百姓一年四季大都蜷缩在山沟里,不懂科学,不懂技术,贫瘠的土地上自古以来都没有过丰收的喜悦。
到了方滩,困难也接踵而至。住房相当简陋,伙食很差,与外界沟通困难,信息尤其闭塞。山民们脸上都挂着一种被穷困征服的茫然的表情。
为改变现状,抵达方滩的第二天,朱国泅便下村实地考察。一连十几天,他翻山越岭,踏遍了乡里的山山岭岭,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贫困现状了然于胸,为准确地“把脉治病”搜集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把在小川取得的成功经验移植到了方滩,他根据方滩的资源状况依然选择了食用菌栽培。
日子一天天过去,方滩乡人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为山民脱贫悉心指导、变得又黑又瘦的年轻人。他再进村,人们老远就捧着粗瓷大碗争相请他喝水,接过他简单的背囊。山民们从他不服输的顽强开拓精神里受到了鼓舞,他也从山民的眼神里感受到了希望。
记得临到方滩前,正值全省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市委书记曾对他说:“现在有种悲观的说法,说科技之风吹不进方滩。”书记话音未落,他当即表态:“有市领导的支持,两年内,一定让科技之风吹遍方滩。”
一年过去了,朱国泅和方滩的乡民们感情融到了一处,已尝到科技甜头们的乡民们上街来,总爱到他的宿舍里坐一坐,或咨询几个科技问题,或给他送点土特产,或者仅仅为了见见面、拉拉手。
这种信任和融洽,带来的是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风气,方滩的农技站开始热闹了,小书店开始热闹了,夜课堂也人满为患了……
两年后,方滩乡借助科技之风基本实现了“三年脱贫计划”,并被列入全省科技推广先进乡镇。朱国泅则被光荣地授予“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在全市先进科技副乡长表彰会上第一个作典型发言。
2
10年后,对朱国泅的采访再次进行。采访间,我依然被一种激情所感染,依然聆听到了他开拓的铿锵步履。
1994年春天,朱国泅担当起刚刚组建的西城开发区的领头人,时年28岁。
当时的开发区还是两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面积1.8平方公里,无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面对困难,怎么办?在他心里,答案只有一个,开拓。
开拓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先例可循。再次行进在开拓之路上,朱国泅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和思考。
当一和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遭遇资金瓶颈时,他在多次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果断提出并采取“政府统征、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模式,引进一和化工公司参与园区的统征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一着险棋,若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受阻,后果将不堪设想,征地农民生活怎么解决?业主的投资该怎么处理?或许他连‘乌纱’都难保。”有不少的同事为他担心。
然而,他毅然作出了决断,正是这种正确的决断,使一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全部完成,投资商也纷至沓来,已有14家企业入驻园区。
为改善开发区基础条件,他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很短时间内筹资3300万元,新建了变电站,铺设了供排水管线等,使开发区起步具备了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2007年,他又争取省市区支持5000多万元,将西城路改造升级为城市一级路,从根本上改善了开发区的条件。
在西城开发区招商引资中并不具备优势时,朱国泅总是主动出击,凭着他的坚忍不拔感染了不少的投资方。他先后引进了东风发动机、东风变速箱、天舒机电、华昌达、汽车电子等30多个项目,引进资金6亿多元。圣奥化工集团的老总曾说:“朱国泅是个干事业的人,投资到他那里,我们放心。”
开拓带来的是巨变。目前,西城开发区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各项经济指标年均递增40%以上,已发展成为省级开发区,副县级单位,拥有47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近9亿元,年生产规模 20 亿元,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轻工、精细化工、装备工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成为张湾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和经济增长极。 2008年11月,西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4亿元,税收4200万元。
开拓在延续。当空间不足成为制约十堰发展的最大障碍时,朱国泅大胆提出山地整理的设想,并成功争取到了十堰西部城区万亩山地整理项目。
为了使山地整理这个关系张湾乃至十堰发展命脉的宏伟工程顺利展开,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创造了“时间倒排计算,工作平行安排”的方法,将园区规划、施工设计、项目申报审批、实物调查、拆迁安置、招投标等各项工作统筹安排,统一部署。针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和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和各项防范准备。坚持每周例会制度,科学安排工作进度,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申报、资金筹措、组织施工等工作。调查时,他顶烈日,战酷暑,跑遍了项目区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
经过一年时间的艰苦努力,目前已连片开发整理山地4500亩。省长李鸿忠等省市领导到张湾视察,对张湾区山地整理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书记陈天会考察后说:“没想到张湾的行动这么快,没想到张湾干部的作风这么实!”市区干部群众看到昔日的山地成了一马平川,个个异常震惊和兴奋,他们高兴地说,“这里将成为十堰经济未来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领导和群众的评价,让朱国泅颇感欣慰地笑了。他说:“这是对自己努力开拓的最大肯定,我的开拓之路还将继续。”
这就是朱国泅,一个值得骄傲的优秀校友,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拓先锋,他以他的行动唱响了一曲曲雄健的开拓之歌。